大开放新时代
6月1日起,A股迎来创建28年来,对外开放的最重磅事件:正式纳入MSCI。
5月31日交易结束后,A股被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新兴市场指数。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机制和持续开放的姿态,A股终于与MSCI成功“牵手”。尽管本次纳入只是A股“试水”MSCI的第一步,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意味着A股向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心舞台”坚定迈进,而国际资本市场也因A股的加入更加丰富。
MSCI为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是一家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的供应商。目前绝大多数全球性基金都将这些指数作为跟踪标准,特别是被动型指数基金。根据MSCI估计,追踪MSCI指数的资金总额达3.7万亿美元。
伴随A股正式“入摩”的脚步,沪港通、深港通的北上资金备受市场关注。市场数据显示,截至30日收盘,5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451亿元。有分析指出,上述数据刷新了2016年12月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资金净流入新高。此外,5月北上资金仅5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出,其余多数交易日均维持净流入状态。
主要被动基金已经完成建仓
在A股纳入MSCI之际,主要被动基金已经完成建仓。上交所表示,A股实现了平稳纳入。
上交所发布文章显示,“据了解,主要被动基金已完成建仓。上交所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平稳过渡。A股开启了全面进入国际股票市场的新引擎。”
盘面异象
沪市MSCI纳A板块31日上涨1.81%,成交7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而投资者更直观的感,是上证50指数,31日明显强于创业板指数。上证50,基本都是要纳入MSCI的成分股。
上交所总经理蒋锋:纳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蒋锋在启动会致辞中表示,A股纳入MSCI,31日的成功纳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上交所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积极探索交易所国际化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思路。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致辞时称,下一步深交所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坚持全面从严监管,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不断夯实制度基础,提高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第三,提高技术能力;第四,积极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者服务体系。
MSCI首席执行官:未来可能纳入创业板和CDR
MSCI主席兼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3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管以什么形式在A股上市,只要满足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就会考虑按照指数设定将这只个股纳入指数中。不排除未来纳入创业板和CDR。
针对创业板为何不在此次纳入名单中,亨利表示,初始纳入的主要是大盘股,但创业板普遍是小盘股。此外,目前沪港通渠道对买卖创业板股票仍存在一些限制。
13股尾盘净流入资金超3000万元
沪深股通资金大举净流入,和个股资金净流入,也有一定相关性,尾盘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股票,除了部分次新和活跃股票,不少也是MSCI纳入的标的。
有13股尾盘净流入资金超3000万元,中国平安31日尾盘净流入资金1.74亿元,净流入资金规模居首;其次是次新股药明康德,尾盘净流入资金1.47亿元;京东方A、格力电器、文灿股份等尾盘净流入资金均在7000万元以上。
最终纳入名单或有226只股票
据了解,最终纳入A股的名单或有226只。成分股前十大包括: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海康威视、美的集团、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五粮液、上汽集团。
从板块来看,包括主板和中小板企业,但没有包含创业板。行业方面,包括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三大行业占据绝对优势,比例超过了10%,医药生物、房地产、电子、汽车等行业占比也较大。
A股4度闯关纳入MSCI
其实,从2013年开始,A股已经四次连续4年被列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观察名单之中,终于在2017年6月拿到了“准入证”。
根据MSCI公布的计划,将在今年6月和9月分两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第一步,在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后A股正式纳入,纳入比例为2.5%;第二步,在8月季度指数评审后,纳入比例上调至5%,完成A股首次纳入。
主动、被动的私募也来参与MSCI
除了公募基金,高净值客户也可以通过私募基金参与MSCI。据了解,多家私募基金已发行或者打算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的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