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私募基金有序发展?
2017-09-30 14:36
随着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壮大,如何引导资本脱虚向实、有序发展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9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家夫在“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7年会”上指出,“对于当前经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私募股权基金通过投资于实体经济中最具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的创新创业公司,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和创新增长,是改善金融资本循环、提升投融资质量的重要形式,”
胡家夫说,“其次,私募股权基金既是资金汇集手段,也是组合投资工具,在信托责任约束下,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可以有效降低资金融通中的杠杆率,分散投资风险,改善金融结构失衡和实体经济高杠杆风险。”
截至2017年8月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已达6.37万亿元,同期,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0688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0.21万亿元。
私募“7+2”自律规则体系
当然,在行业发展扩大的过程中,一些乱象也有显现。这个过程中,监管层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以2016年2月5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即”二五公告“)为标志,行业走上规范发展和诚信制度化建设之路。”胡家夫指出。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2月5日至2017年8月底,基金业协会共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12544家,其中,主动申请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913家,未按照《公告》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1631家。
其中,仅在今年8月,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有37家,均是由于未按照备案新规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
事实上,“二五公告”实施以来,由于行业规范化提升,私募行业发展势头不减,优胜劣汰效果显著。
从数据上看,2016年2月底,也就是“二五公告”实施之前,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5969家,其中有管理规模的8414家,占比32.4%;
而截至2017年8月底,协会有效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其中有管理规模的17786家,占比86.1%,实缴规模突破10万亿元。
胡家夫表示,“三年来,以诚信约束为抓手,通过透明的登记备案标准、明确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测和自律监管,行业市场化发展机制加强,逐步形成三重有效博弈。”
这三重有效博弈分别是,在登记备案环节,以法律意见书为载体,实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相互博弈;
在基金募集环节,以基金合同为载体,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的相互博弈;在投资运作环节,以信息披露为载体,实现私募基金与被投项目的相互博弈。
“信用是行业立身之本,坚持非公开募集、履行合格投资者和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受托责任是私募基金的生命线。
协会从行业本质和发展要求出发,逐步建立”7+2“自律规则体系,从登记备案源头开始,全面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胡家夫指出。
立足服务实体经济
合规之后,私募基金还需考虑如何承担起自身责任,持续推动产业与资本的对接,服务实体经济。
据胡家夫透露,截至2017年8月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中,有近80%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企业起步期和扩张期,70%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企业种子期、起步期,在全球前沿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积极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布局。
“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新材料、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通过促进技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有力推动了中小微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胡家夫表示。
同时,为实现资源对接和政策沟通,基金业协会也为行业的发展搭建平台,改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制度环境及对接效率。
“包括协调、推动国家有关部委建立基金产品中性、透明的税收政策以及创业投资机构反向挂钩机制;
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豁免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公示工作;
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利用大数据服务于各类优惠政策的落地;推动妥善解决三类股东问题,为私募基金行业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胡家夫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胡家夫指出,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完善持续性行业培训。
“针对私募股权和创投行业的特点,协会专门增加适应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科目三考试,出版股权及创投基金的专业教材,逐步提升私募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靠专业性来强化从业人员的信用积累。”胡家夫说。